過去的2016年,我國汽車產業保持快速發展,汽車零部件市場的需求規模也快速增長。在汽車行業形勢平穩和零部件上市公司的不懈努力下,零部件公司總體業績回暖,且呈增長態勢。
據同花順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月5日,滬深兩市共計39家上市汽車零部件企業公布了2016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僅金固股份1家預告凈利潤虧損;按照預告凈利潤*大變動幅度來看,近九成企業實現了凈利潤增長,只有4家企業預計凈利潤同比下滑。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6年整個零部件行業在面臨轉型升級“陣痛”的同時,在國際汽車市場上的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去海外建廠擴產或者到歐美市場兼并重組,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的發展呈現出國際化發展路線。
近九成公司凈利同比增長
猛獅科技增幅高達5647.95%
《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數據顯示,39家公布2016年年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中,15家略增,15家業績預增,3家續盈,3家扭虧,1家預減,1家略減,1家虧損。值得注意的是,金固股份成為目前*一家凈利潤預計虧損的企業,預計首虧額或達1.27億元。
凈利潤上揚的企業中,增長較為顯著的有猛獅科技、寧波華翔和光洋股份,上述企業上半年凈利潤均實現了同比100%以上的增長,其中猛獅科技增長幅度達到罕見的3133.22%至5647.95%。
根據公告顯示,猛獅科技預計2016年實現凈利潤將達到9000萬元至16000萬元,增長幅度為3133.22%至5647.95%。
據猛獅科技表示,預測的主要依據為鉛電池傳統旺季在四季度;另外,隨著鋰電池項目的生產及其他業務開展以及國家對新能源車輛的補貼政策的出臺,鋰電池事業部和新能源車輛事業部迎來業績大發展;清潔電力事業部所轄企業進行光伏及儲能項目的EPC,業績也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預告凈利潤增長排名靠前的寧波華翔和光洋股份,2016年預計凈利潤分別達到64197.6萬元至69012.4萬元和7300.8萬元至8395.9萬元,增長幅度分別為300.00%至330.00%和100.00%至130.00%。
對于業績變化的原因,寧波華翔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多年堅持推進精益化生產,新的管理團隊領導下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明顯;光洋股份則是通過公司合并從而提升了經營業績。
從預告凈利潤下限來看,1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億元,占比46%。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區域性龍頭車企盈利能力仍較強,凈利潤超過5億元的目前有3家;萬豐奧威2016年度凈利潤預計在9.57億元—11.96億元之間,目前暫列首位;寧波華翔凈利潤預計在6.42億元-6.90億元之間,位居次席;京威股份預計凈利潤實現6億元-7億元位列第三位。
海外謀劃+新能源戰略
助力企業規模擴張
記者統計發現,2016年前9個月,零部件上市公司就呈現出全線飄紅的狀況。90多家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中,營業收入排名前30位的企業累計總營收2958.2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550億元,增幅22.94%;總凈利潤達169.42億元,同比增長23.25%;利潤率為5.7%。
正是憑借國際化業務逐漸并入報表,讓不少零部件企業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這其中,前三季度營收增長幅度*大的奧特佳,預計全年凈利潤將達到36000萬元至45000萬元,增長幅度達61.23%至101.54%。
事實上,奧特佳在2015年通過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后,完成了對南京奧特佳及空調國際集團100%股權的收購工作,實現技術升級和全球配套。目前汽車空調壓縮機、汽車空調系統收入已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90%以上。
記者還了解到,福耀玻璃美國汽車玻璃業務產量爬坡,其俄羅斯汽車玻璃業務也呈良性方向發展;玲瓏輪胎全球化制造戰略布局實施中,泰國工廠產品結構調整,高端化產品產量增加,國際化銷售格局亦逐漸形成。
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分會副會長蘇暉認為,汽車行業內鼓勵零部件企業對外收購或海外建廠的聲音一直居高不下,同時零部件企業全球市場的抗風險能力、對海外資產的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歷練和提升。
另外,新能源汽車也成為眾多零部件企業投資的重點方向。
此前,盡管因投資控股的深圳五洲龍因新能源汽車政策等因素造成虧損,但京威股份并沒有減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在控股股東中環投資收購德國斯圖加特電動車75%股權之后,京威股份計劃募資70億元,在德國建設高端電動汽車研發生產基地。*新公告顯示,受行業政策利好影響,京威股份2016年預計凈利潤將達到60000萬元至70000萬元,增長幅度為30%至50%。
相對于向好的數據,業內人士更關心目前零部件行業面臨的壓力。賈新光就表示,整個汽車汽車零部件市場緩慢復蘇形勢或將延續,但企業間會拉開層次。汽車零部件行業還要苦守幾年才有望回暖。
“汽車零部件企業一定要抓住*近這三年產業深度整合的發展機遇,通過創新技術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智能汽車零部件企業爭取趕上外資企業。”賈新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