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粉末注射成形(MetalInjectionMolding)是將現代塑料注射成形技術引入粉末冶金領域,集合了塑料成形工藝學、高分子化學、粉末冶金工藝學和金屬材料學等多學科而成的一種零部件新型“近凈成形”技術。MIM工藝已成為國際粉末冶金領域發展迅速、富有前景的一種新型“近凈成形”技術,被業界譽為當今“*熱門的零部件成形技術”。
1、市場規模分析
全球:近年來,在電子、汽車、醫療、五金、機械等多個領域的帶動下,全球MIM市場穩健增長。預計2026年將達到52.6億美元,對應2019-2026年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7.87%。未來,在電子產品快速增長以及MIM制造零部件對傳統工藝制造零部件替代等因素的帶動下,全球MIM市場仍將保持向好發展。
中國:隨著MIM工藝技術的逐步成熟,以及對MIM技術認知程度的進一步加深,MIM產品在電子產品、汽車、醫療、五金、機械等領域的應用逐步增多,自2012年開始,我國MIM行業開始飛速發展,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2019年國內MIM市場規模達到67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17.5%。
2、競爭格局分析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按照業務規模可將行業內MIM企業分為三個競爭梯隊:*梯隊的MIM企業收入規模在2億元以上,具有較強的研發創新能力,主要客戶為國際品牌或國內知名品牌企業,主要包括印度Indo-MIM、中南昶聯、臺灣晟銘電子、精研科技、富馳高科、泛海統聯、全億大等;第二梯隊的MIM企業收入規模在5,000萬元至2億元,競爭實力弱于*梯隊,主要為國內品牌企業配套生產MIM零部件產品,客戶集中度往往較高;第三梯隊的MIM企業收入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通常企業的整體技術研發能力較弱,僅通過設備的購置和人員的鋪設進行中小批量的MIM產品生產。截至2019年,我國大陸MIM生產企業及車間200余家,其中營收超過2億元的企業數量不超過10家。泛海統聯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即已成功躋身MIM行業的*梯隊。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國金屬粉末注射成形(MIM)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國內MIM行業競爭梯隊
圖片資料來源:普華有策
3、MIM行業發展趨勢
為實現MIM產品的進一步推廣,行業內企業需要根據各領域需求對行業前沿技術進行研究開發,以擴大MIM產品在更多領域的適用性,MIM行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1)下游應用的多元化發展
隨著我國MIM行業的深入發展,各MIM企業不斷深化自身技術創新能力,以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目前,在我國MIM行業中,部分企業已經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實力,通過對行業前沿技術的持續研究,推動MIM產品性能日益提升,并能夠適用于更多的下游產品。例如超薄、高精度MIM產品的研發,符合消費電子產品輕薄、便攜的發展趨勢;再例如,通過喂料及模具的研究和開發,進一步提升MIM產品高復雜度、高精度、高強度、外觀精美等特性,促使MIM產品在汽車制造及醫療器械等多元領域的推廣應用。
(2)技術工藝的復雜化發展
雖然中國MIM技術已經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受制于技術工藝的特性,在部分領域仍無法規模化應用MIM技術,仍存在較大技術發展空間。因此,微粉末注射成形、超大件注射成形及共注射成形等技術工藝將成為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微粉末注射成形將促使MIM產品向更小更精細的方向發展;超大件注射成形通過減少粘結劑用量增大產品尺寸,推動超大尺寸MIM產品的應用及普及;共注射成形能夠將磁性材料與非磁性材料、硬質材料與軟質材料、導電材料與絕緣材料有機結合,從而有效提升MIM產品適用性。
(3)材料體系的多元化發展
現階段,中國MIM產品多以不銹鋼及鐵基合金粉末為原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等領域。隨著下游領域對材料多元化及產品輕量化等差異化需求的不斷提升,現有不銹鋼及鐵基合金產品已無法完全適應市場需求。因此,行業內企業需要追隨市場對其他材料MIM產品的多元化需求,不斷豐富MIM產品材料體系,進一步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及規模增長。
目前,MIM行業新材料的研發主要以高強和耐蝕兼顧的雙相不銹鋼、高強和高導熱率兼顧的銅合金以及高比強和生物兼容性兼顧的鈦合金等材料為重點,應用則向著汽車、醫療、五金等高端領域方向發展。
(4)喂料自主化趨勢
現階段行業內企業的喂料以外部采購為主,定制化喂料制備往往成為其技術發展的短板。隨著MIM產品應用的日益廣泛,更多高復雜度、高精度、高密度、外觀精美的MIM產品需求也不斷涌現,企業更加需要根據客戶高度定制化的產品需求來制備不同配比的喂料,從而為客戶提供符合其需求的MIM產品。現階段,少數MIM企業已經具備自主制備喂料的能力,隨著MIM產品應用的日益廣泛,未來企業的喂料自主化將成為趨勢。
(5)制造過程的自動化發展
近年來,行業內企業對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與檢測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快速提升。